【記者 江文賓 綜合報導】
電影《731》以二戰時期日軍「731部隊」為歷史背景,透過真實事件改編揭露戰爭罪行與人性黑暗。片中一名身著華麗和服的「花魁」角色,成為全片最令人疑惑與難忘的象徵—她究竟代表什麼?

根據新書《願你再見我時:電影〈731〉拍攝札記》(現代出版社出版)揭露,這一角色絕非虛構,而是導演趙林山與主創團隊經過嚴謹歷史考據後的精心設計。花魁原型源於日本江戶時期吉原花街,是地位尊貴的遊女象徵。她的外表華美、舉止優雅,但在電影中卻被賦予了深刻的諷喻意義——以「美」掩飾「惡」,以「自由」包裹「死亡」。

片中花魁以傳統「花魁道中」儀式,引領受害者走向所謂「自由」,實際上卻是通往實驗場的死亡之路,象徵731部隊以謊言與偽善掩蓋暴行。導演希望透過這種文化對比,揭示戰爭中最具欺騙性的「文明外衣」。

飾演「新造」的香港演員溫碧霞雖無台詞,卻以細膩神情詮釋角色心理,為影片增添強烈的藝術張力。書中亦記錄了導演為確保歷史真實性所付出的努力,包括文化考據、美術設計與拍攝細節,全方位展現《731》的創作深度。

台青邱慶齡表示:這不僅是一部揭露戰爭罪行的電影,更是一場關於「真相與幻象」的文化反思。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