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廖宥婷/台中報導】
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於8月19日(六)下午2時在3樓大會議室,邀請文史工作者簡有慶老師開講「一定要幸符:認識平安符之美」,將分享上千種平安符收藏,帶領民眾認識不同種類平安符,除了呈現匠人的工藝技術與美感,也帶大家瞭解臺灣民俗信仰祈福小物的魅力與文化,現場更安排蓋印體驗活動,完成品可帶回家欣賞,歡迎民眾在農曆七月來聽講座、祈平安。
![](https://17news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8/%E5%B1%AF%E8%97%9D%E8%AC%9B%E5%A0%82%E6%AF%8F%E6%9C%88%E7%B2%BE%E9%87%87%E5%91%88%E7%8F%BE%EF%BC%8C%E5%85%8D%E8%B2%BB%E6%B4%BB%E5%8B%95%E6%AD%A1%E8%BF%8E%E6%8F%90%E5%89%8D%E7%B7%9A%E4%B8%8A%E5%A0%B1%E5%90%8D.jpg)
簡有慶老師,為士林庄文史工作室負責人,也是士林神農宮幹事,是位對臺灣民俗有著濃烈興趣的文化人,長期致力於研究民間信仰、歲時節俗以及地方文史,平時也於社區大學擔任講師,將地方的歷史記憶透過紀錄與傳承把文化保留延續。農曆七月是東方特有的時節,人們通常透過祭祀來祈求平安,然而世界各大宗教中都有類似的儀式與物品,被代代相傳作為趨吉避凶的方式,這些被賦予保佑意義的物品不僅傳遞善的意念還有當時審美觀,這次要分享包含紙製、刺繡、金屬及陶製等各式平安符收藏,並從文化、工藝技術以及民俗角度發現平安符的迷人之處,以及其所衍生的儀式及用途。
![](https://17news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8/%E8%93%8B%E5%8D%B0%E9%AB%94%E9%A9%97%E6%B4%BB%E5%8B%95%E9%82%80%E8%AB%8B%E5%A4%A7%E5%AE%B6%E9%AB%94%E9%A9%97%E5%B7%A5%E8%97%9D%E4%B9%8B%E7%BE%8E.jpg)
屯區藝文中心表示,現代平安符種類越來越多樣化,其所隱含的意義除了保佑之外,更包含文化及工藝性價值,從過去的匠人到現代的藝術家,把技術靈活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,將前人的智慧源遠留傳,歡迎民眾前來聽講,在農曆七月讓我們一起平安、健康,獲得好福氣,講堂名額有限,歡迎有興趣的民眾線上報名保留座位(報名連結:https://reurl.cc/6Np0j6),活動當天下午1時30分開放入場及現場報名30位名額。
![](https://17news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8/%E3%80%8C%E4%B8%80%E5%AE%9A%E8%A6%81%E5%B9%B8%E7%AC%A6%EF%BC%9A%E8%AA%8D%E8%AD%98%E5%B9%B3%E5%AE%89%E7%AC%A6%E4%B9%8B%E7%BE%8E%E3%80%8D%E5%B1%AF%E8%97%9D%E8%AC%9B%E5%A0%82.jpg)
屯區藝文中心每月辦理一場的屯藝講堂,主題囊括藝術、歷史及電影欣賞等,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與民眾分享、交流,歡迎大小朋友踴躍參加,相關活動訊息可查詢官方網站(www.ttdac.taichung.gov.tw)或臉書粉絲專頁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tdac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