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廖宥婷/台中報導】
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特展「翻浪經緯線-文化工藝的美學實踐」今(18)日隆重開幕,集結纖維工藝歷屆賽事得獎作品,包括12屆「編織工藝獎」、5屆「纖維創作獎」,共有來自國內各地79位創作者76組作品聯合展出,呈現臺中市28年來推動纖維藝術創作成果。
![](https://17news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6/%E9%96%8B%E5%B9%95%E5%BC%8F%E6%96%BC%E5%A4%A7%E5%9E%8B%E7%BA%96%E7%B6%AD%E8%A3%9D%E7%BD%AE%E8%97%9D%E8%A1%93%E4%B8%8B%E8%88%89%E8%BE%A6.jpg)
文化局長陳佳君出席開幕式表示,臺中市從「編織工藝獎」到「纖維創作獎」,持續推動在地纖維工藝的傳承、創新及文創產業發展。以纖維工藝的發展脈絡來看,顏水龍教授是重要幕後推手之一,今年適逢顏教授120歲冥誕,本展特別向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商借顏水龍「竹製客廳椅與設計圖」,展現創意與纖維結合的典範。
![](https://17news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6/%E5%87%BA%E5%B8%AD%E8%B2%B4%E8%B3%93%E4%B8%80%E5%90%8C%E6%96%BC%E5%B1%95%E8%A6%BD%E5%89%8D%E5%90%88%E5%BD%B1.jpg)
文化局指出,本次邀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顏名宏教授擔任策展人,以在地人精銳的眼光,從「翻浪經緯線」發想,集結「生活」、「自然」、「文化」、「纖絲」等不同品類,並在纖維工藝博物館大廳上方設置大型纖維裝置藝術,以燈光與布幕相互結合,象徵臺灣在從經、緯線中萌發強韌的生命力,不僅在傳統藝術中延續風華,也在現代設計中創新扎根,梳理出臺中市在纖維工藝發展扮演的重要角色。
![](https://17news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6/%E8%A3%9D%E7%BD%AE%E8%97%9D%E8%A1%93%E6%90%AD%E9%85%8D%E7%87%88%E5%85%89%E8%88%87%E5%B8%83%E5%B9%95%E8%A5%AF%E6%89%98%E5%87%BA%E4%B8%8D%E5%87%A1%E7%9A%84%E6%B0%A3%E5%8B%A2.jpg)
文化局說明,參展者來自臺灣各地,纖維是共同的語言,他們以所擅長的媒材、技法,長年投入纖維創作,透過經緯交織,勾勒島嶼工藝的新願景,從1995年「編織工藝獎」首獎者人間國寶劉千韶藝師,到28年後雙首獎得主陳君岱,職人的工藝精神與精彩創作,盡在纖維工藝博物館完美呈現。展覽期間安排專人解說、志工導覽等,歡迎踴躍到館欣賞,見證臺灣纖維工藝發展進程,更多訊息可上纖博館官網 (https://mofia.taichung.gov.tw/)及臉書粉絲專頁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ofiataichung)。
![](https://17news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6/%E5%B1%95%E8%A6%BD%E7%9B%B8%E7%95%B6%E8%B1%90%E5%AF%8C%E8%80%8C%E5%A4%9A%E5%85%83.jpg)
纖博館也提醒,文化部已開放領取1,200點成年禮金,凡年滿18歲至21歲的青年都可領取,臺中市有超過416家藝文展演、視聽娛樂、文創工藝及圖書出版等業者加入藝文消費店家,歡迎踴躍到臺中市消費,以實際行動支持藝文產業。
![](https://17news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6/%E8%97%9D%E8%A1%93%E5%AE%B6%E5%8A%89%E6%A3%9F%E5%8F%83%E5%B1%95%E4%BD%9C%E5%93%81%E3%80%8A%E6%B5%B7%E5%BA%95%E4%B8%96%E7%95%8C%E3%80%8B.jpg)
今日開幕式包括文化局局長陳佳君、文化部藝術發展司長周雅菁、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展覽組長許峰旗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前副主委洪慶峰、國立故宮博物院前主任秘書卓琇琴、策展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副教授顏名宏、臺中市議員李天生、大里區長鄭正忠、大里區國光里長魏益川、人間國寶藝師劉千韶、參展藝師呂錦霞、藝師林根在、藝師徐暋盛、藝師施寳容等22人、天然染色傳統工藝保存者陳景林、天然染色傳統工藝保存者馬毓秀、高雄市立美術館主任陳如萍、國立師範大學副教授吳舜文、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主任張英裕、市議員張芬郁副主任塗弘明、市議員蘇柏興特助黃盈詩、市議員江和樹特助阮俊浩等貴賓、參展藝師共襄盛舉。